一.产品介绍
暂缺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一)土壤地貌情况 江夏区境属江汉平原向鄂南丘陵过渡地段,地形特征是中部高,西靠长江,东向湖区缓斜。区境为我国红壤的北部边缘,又是黄棕壤的南缘,滨江抱湖的地理位置有潮土分布。北部垅冈平原以黄棕壤和潮土为主,中部低丘垅冈平原皆为红壤,西部平原以潮土为主。生产地域范围土壤以红壤为主,pH4.7~6.5,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23.41g/kg、106.40mg/kg、15.00mg/kg以及117.90mg/kg,这种无任何污染的红壤土,能满足藠头生长所需的基本土壤养分,为藠头特有品种的形成提供了保障。 (二)水文情况 江夏区西临长江,东北、西南三面临湖,间以水库塘堰,形成江湖环抱之势。由于地势南北狭长而东西倾斜,境内水系呈离心扇形,按自然出江口划分:金水河水出金口入长江,梁子湖水出樊口闸,汤逊湖水出武泰闸。较大江河有长江和金水河,长江流经区境段长31.5公里,金水河的区境流程42公里,在金水闸入长江。较大的湖泊有:西凉湖、斧头湖系,由5个湖泊组成,与金水河相通;梁子湖系由3个湖泊组成,与长江相连;汤逊湖系由5个湖泊组成,积水由海口闸、陈山头闸和武泰闸流入长江。区境江河、湖泊、河滩、湖滩、水库等水域面积达6.467万公顷,占全区版图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区可养水面3.84万公顷,是武汉市水域面积最大的区,无污染的清洁水源,保障了藠头生长所需的优质灌溉用水。 (三)气候条件 江夏区属中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介于15.9~17.9℃之间,历年平均值为16.8℃。年总降水量889.2~1862.6毫米,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347.7毫米。日照时数为1450~2050小时。温暖湿润、四季鲜明,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完全符合藠头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光、气等气候条件。但不同年型的光、热、水年季分布振幅较大,常形成旱涝灾害、低温、阴雨寡照,对工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危害。
三.地域范围
“舒安藠头”(舒安藠头)的生产地域范围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所辖的舒安街燎原村、分水村等20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7′~114°33′,北纬30°01′~30°13 ′。总种植面积100公顷,藠头总产量0.3万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 舒安藠头鲜品外观为水滴形,颗粒饱满,形似鸡腿,乳白色,皮薄肉厚,单颗鳞茎横径2.35cm左右,纵径4.6cm左右,质地脆嫩,富含粘液,淡辛香味;腌制藠头有酸、辣、甜等口味,爽脆化渣,开胃生津。一包10个约100克。 (2)内在品质指标 舒安藠头滋味香脆,营养丰富,经检测每100克新鲜藠头水分≥60%,蛋白质≥1.5%,钙≥150mg,维生素C≥50mg。 (3)安全要求 舒安藠头符合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有关规定。舒安藠头执行《绿色食品 葱蒜类蔬菜》NY/T744标准。
五.特定生产方式
(一)产地选择与特色内容规定 舒安藠头产于江夏区舒安街燎原村、分水村等20个村。舒安藠头产地资源条件优越,光照充足,降水充沛,湖泊纵横,水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产地环绕梁子湖,在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土质环境、洁净的空气、清澈的灌溉水及耕作制度均符合NY/T 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产地水源充足、地势平缓、排灌便利及保水性好,种植户种藠头经验丰富。 (二)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选用在江夏区舒安街有八百余年栽培历史,通过历代本地农民的严格挑选留种,保留下来的大叶薤这个地方品种,其产品外形整齐美观,在丰产性、营养性和商品性等方面优于外来品种。 (三)生产过程管理 1.藠头种植 (1)环境选择 藠头的适应性广,对气候要求不严,各种土壤均可栽培。性喜凉爽,在冷凉气候条件下,生长发育较好,最适温度为15~19℃,30℃以上休眠越夏,10℃以下生长缓慢,属长日照作物,在鳞茎发育时需较长的光照时间。而舒安藠头的产地环境,完全符合这些条件。 (2)空气质量 舒安藠头基地的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规定的标准要求。 (3)用水质量 基地灌溉用水无污染,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 (4)土壤质量 应选用未种过藠头及其他葱蒜类蔬菜的地块。藠头耐瘠薄,适于多种土壤栽培,但以排水良好的疏松壤土,pH值6.5~7.5中性砂壤土为佳;藠头吸肥力强,在砂壤土中产量最高,品质最好;适于间、套作,忌连作。可在旱地玉米、马铃薯、西瓜、芝麻、大豆、花生后茬种或与水稻轮作,最好每年换地轮作。产地农户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已形成了轮作换茬种植藠头的习惯。 基地土壤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 (5)藠头的品种与种植 选择的大叶薤、长柄薤等藠头品种均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消费习惯及加工需求。 种子选择:选择的是大小适中符合本品种特征,无病虫、无伤口,无烂根的鳞茎,去掉枯叶,将须根留2厘米左右切断下部。然后进行栽种,为品种的保证提供了保障。 种子处理:将藠种置于太阳下暴晒1~2天,之后进行药剂处理。药剂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方法一用2.5%适乐时200ml+10%螨博尔乳油200ml对水稀释至5L,将667m2用种量(250kg~300kg)藠种摊平,均匀喷洒在藠种表面,然后翻动后再喷洒,反复几次,直至药液用完。方法二用500ml乐果兑水100㎏,将50Kg藠种放入药液中浸泡30min,捞出晾干待播,为齐苗提供了保障。 播种前先深耕20~24㎝,整细耙平,深翻晒垄,做到田平土细,深沟窄厢,熟泥地2m开厢,荒地按2.5m开厢为宜。水田保证厢面1.6m,并开好三沟,做到沟沟相通,以利排水和抗旱。 施肥原则:应以有机肥为主,占总施肥量的60%以上,少施化肥,适当补充微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 施基肥:每667㎡基施农家肥2000㎏、硫酸钾型复合肥40~50㎏,或藠头专用复合肥40~50㎏+钙镁磷肥40㎏。在土壤耕整前均匀撒施,经耕整翻动,使肥料处于地下25㎝左右。 最适宜播种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每667m2种植2.8~3万个,亩用种量250kg左右。播种方法采取顺序播种法,用10㎝锄头开沟,沟距18~20㎝,沟深6~8㎝,再按8~10㎝株距,将藠种沿沟边一侧排列,第一沟摆播完毕,将第二沟土挖起来覆盖前沟藠种,填平沟间,以不见芽为宜,藠种小的适当浅播。若干旱,播种4日后浇水,也可在田间覆盖稻草、芝麻杆、油菜杆,以利保湿,促进出苗。 2.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追肥前,若土壤疏松无杂草不需中耕,土壤板结或有杂草且栽培面积小的以人工除草为主,如果栽培面积大可使用除草剂。必须执行NY/T393规定。除草剂的使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苗前除草,即藠种播完和出苗前可用100~125ml二甲戊乐灵除草剂,或200~250ml“ALACHLOR”,或100~125ml精-异丙甲草胺进行土壤喷雾处理。另一种方法是苗后除草,即在杂草旺盛期(3月中旬和4月上旬),视草情而定。对一年生单子叶杂草,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或10.8%精奎禾灵乳油即可;对阔叶杂草一般可选用乙氧氟草醚类药剂。 培土:在藠头生长中后期,在5月20日前后进行培土,连续2~3次,把根茎裸露的鳞茎全部深盖,以确保藠头洁白。 追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在播种齐苗后,每667㎡施尿素15kg或施10%腐熟粪水1000kg提苗; 11月中下旬~12月底,每667㎡施尿素10kg加钾肥5㎏,促进分蘖肥;翌年3月下旬~4月上旬,藠头分蘖膨大期,每667㎡施高含量复合肥25㎏或尿素20㎏加钾肥5kg,同时在肥料中混入1.5kg毒杀,以防地下害虫,选雨后撒施;5月10日前后,每667㎡施尿素20㎏加钾肥5kg。另外结合苗情喷施叶面肥,如绿芬威、丰产宝等,整个生育期喷3~4次,以调节和促进藠头生长。 3.病虫害防治 危害藠头的主要有刺足根螨和腐败病。 刺足根螨 农业防治措施 (1)轮作换茬藠头可与水稻、豆类、油菜等作物轮作。(2)重视留种和晒种。(3)采取农业防治防渍防涝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措施;合理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藠苗抗病虫能力;深翻整地晒土,及时清除病残植株;撒生石灰调节酸碱度;有条件地方可灌水杀虫,减少越夏虫源。(4)引种调种时严格检测,及时处理。 化学防治措施 (1)土壤消毒结合最后一次撒底肥时,每667㎡用4%巴农或10%辛硫磷或3%好年冬颗粒剂3~5㎏混施于藠根周围。(2)药剂浸种。(3)种子包衣。 注意事项:(1)坚决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2)适时防治 11月上旬前防治一次,翌年3月上旬至4月中旬即在盛发期全面开展防治。(3)改叶面喷雾为药剂灌根或浇灌,采取点面结合,于藠头封行前或拨开叶片施药效果较好。(4)轮换交替使用农药如40%乐果乳油500~1000倍液;1.8%阿维菌素1500~2000倍;10%螨博尔乳油1500~2000倍;40%艾螨乳油1000~1500倍;15%达螨灵乳油500~1000倍。 腐败病 农业防治措施 (1)选择无病区或无病田留种,合理配方施肥,注重土壤消毒处理,避免重茬和迎茬。(2)从选好地块,防治刺足根螨减少伤口入手,加强田间管理。 化学防治措施 (1)该病发生后很难治愈,应以预防为主。所防治的药剂要交替轮流使用,重点喷洒植株主茎基部,若灌根部,效果更佳。(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50%敌枯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或浇灌,每株灌根0.3~0.5L,8~10天灌一次,连灌2~3次。 4.舒安藠头制作工艺 (1)采收 6月上旬即端午节前后,当禾苗约20%~30%变为黄色时,便是收获良机,在6月20日前应收获结束。质量要求为“散子无泥土、鲜白无霉烂、根须一厘米、禾长二指半”。 (2)包装 产品采收后,迅速就地按加工标准进行整理,挑选出病、虫蛀、瘪小、机械损伤、青头等藠头,按品种、规格分别做好标签、包装,及时送交加工单位。运输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无杂物,包装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接触污染物。 (3)加工 修切方法 按藠头不同的形状分别切成“腰鼓型”,两端切面分别与藠头主体中线成90°。 去皮 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边切边去皮,严禁用手搓脚踩的去皮习惯,避免擦伤切面伤口和果皮。 藠头分类 在两切中边切边分类,分出白色“正品”藠头、微青“二级品”藠头、老青(内销品)藠头,并分开装箩验收。 藠头分级 修切好的正品藠头,用波美16度盐卤浸泡7天后,用分级筛分出大、中、小三个级别。 分级后管理 各个级别的藠头应分开存放,用波美20度的盐卤保鲜,用竹网或塑料网在上面盖严隔离空气,压上少量小石块,使藠头表层有盐卤覆盖。 保证存放藠头容器及环境的卫生,观察藠头和盐卤的颜色变化,杜绝出现白酶。 粗加工藠头灌装 ①备好灌装用的波美22~24度盐卤。 ②将藠果盐度达到18度,分级后的藠头进行灌装。 ③灌装前要进行一次精选,去净老皮杂质和不合格品,对不匀的级别进行挑选,直至合格为止。 ④将挑选合格的藠头用波美6度盐水清洗,待沥干后计量罐装。 ⑤藠头灌装好后及时注入盐卤,排除内面空气进行封口,然后盖上盖子。 (四)生产记录要求 建立生产档案,对品种、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其它田间管理措施及产品去向等进行记载。生产档案应有专人专管,保存期不少于3年。
六.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明确表述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